零花钱是儿童日常手中可以自行支配的钱。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儿童对于零花钱的使用主要是用于购买一些日常用品、零食、学习用品、自己喜欢的玩具、女孩子用的一些小饰品等等,也有的会用于给父母购买礼物、捐款等等。
儿童不是一个生产者,也不是严格意义上能够用劳动换取报酬的人,因此他们手中拥有的零花钱,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父母等家人,在这一点上中国城市儿童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零花钱是如何获得的?父母是通过什么方式给孩子的,这一点是有区别的。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获得零花钱的方式多种多样。
1.父母给的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手中的零花钱,12.2%是孩子直接向家长要来的,26.1%是家长定期给孩子的。这两种方式在本质上看没有什么差别——孩子需要,父母就给。对于采取这种方式给孩子零花钱的父母来说,零花钱的功能主要是在消费上面,没有附加任何的其他功能,没有要求,不需要孩子为此付出什么,也不是奖励,给的理由就是孩子有消费的需要。在这其中直接要的方式是一种即时申请的方式,如果今天孩子要买一件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孩子手里没有零花钱了,就会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就直接给孩子。父母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是父母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奏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比如说一周给孩子一次,或是一个月给孩子一次。与前一种方式相比,区别是此种方式更具有计划性。
2.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取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中47.1%是通过自己劳动挣取的零花钱。在家庭中通过劳动挣取零花钱,与在社会中通过付出劳动挣取报酬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类似的地方是所得与付出联系在一起,有付出才有回报,个人用劳动换取了报酬。不一致的地方是在家庭中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并没有严格的统一的付酬标准,比如说洗一次碗多少钱,倒一次垃圾多少钱。家庭中对于孩子家务劳动的付酬也不会参照社会标准。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劳动的意义并不在于让他们挣钱,甚至不在劳动本身,而是让儿童通过这样的方式,体会到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钱,孩子在消费的时候会更加精打细算,而不会像直接从父母的用中拿钱那样消费起来没有感觉。
对于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方式,中国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有的认为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过分看重金钱,会让孩子形成拜金主义。他们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分担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在享受这个家庭带给他的幸福之外,他还应承担对这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而家务就是他必须要承担的义务之一。如果干自己应当做的工作,还要付报酬的话,孩子会越来越斤斤计较。
但是这样的做法在国外很普遍,事实证明对孩子理财观念、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益处,调查发现中国的一些家长也接受了这种方式,并在自己的家庭中实施。
但是通过对一些个案的了解,我们也发现,在家庭接受这个观念与方式的背后,还有一些隐忧,在通过劳动挣取零花钱方式上,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新浪网上曾经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倒一次垃圾20元,择一斤韭菜40元(详见表1),一个春节赚到560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与收入就发生在小学生郭路路的身上。郭路路是翠华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干家务活,奶奶给他发了5600元钱“工资”,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路路妈妈每个月4000多元钱的工资。郭路路的奶奶平时在外地住,她认为,平时自己对孩子关心少,过年了,反正也要给孩子压岁钱,通过发家务工资比直接给压岁钱好。虽然“工资”发得多了点,却是应该的,奶奶说“国外孩子干家务,也一样给工资啊”。
表1:郭路路的寒假“工资”收入
郭路路的奶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么做可以培养孩子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生活态度,还可以培养节约、管理钱财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孩子干家务该不该拿高工资》,新浪网finance.sina.com.cn)。
像郭路路奶奶这样给孩子发“工资”,劳动与付出严重不对等,这样的方式严格意义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通过让孩子劳动的方式挣取零花钱是不符的。
3.通过奖励的方式获得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儿童手中的零花钱43.1%是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作为奖励给孩子的。奖励通常是对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的鼓励,目的是希望这样的事情能够高频次发生。孩子考试取得了好的成绩,父母就用金钱作为奖励,这样的方式被很多学者诟病,但是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在今天中国的家长中这样做的家长比例数还是比较高的。
4.在生日或节日的时候父母给的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有35.5%的儿童的零花钱是在自己生日或节日时,家长主动给的。孩子的生日是孩子向长辈索爱的机会,也是长辈表达爱的机会,于是一些家长就以给孩子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另外,从一些其他机构所做的调查中也发现,孩子的零花钱还有一些其他的途径,比如自己从一些必要的费用中节省下来的。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把三顿饭合成两顿吃,把每餐5块钱的标准降到2块钱,这样就能从父母给的饭钱里省出来一笔数额不小的钱来了。据了解,像这样从饭钱里省出零花钱的儿童并不少,而这样的孩子多是父母在零用钱上管得比较严。还有的孩子是通过说谎跟家长骗来的零花钱,比如孩子骗
综合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通过自身付出(比如考取好成绩、劳动等)获得个人财富,特别是零花钱,在目前中国城市儿童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直接向父母索要或父母定期给的比例都不高。
注:摘编自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银行联合进行的“中国城市儿童理财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