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韩国课外补习政策演变与述评之一: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政策的演变(1968年至今)

发表日期:2012-06-23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历届韩国政府都非常重视课外补习热的治理问题,比如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在1998 年的就职典礼上说,他的政府将会“把年轻人从补习课程中解放出来,把学生父母从课外补习费用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韩国是典型的考试为主导的社会,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使学生犹如沦落“考试地狱”。为改变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病(sixth-graders disease)”、复读成风和课外补习热的现状,韩国政府于1968 年废除初中入学考试制度。自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制度以后,考试竞争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便转移到高中入学考试之中,激烈的考试竞争使课外补习逐步升温。

为解决这一难题,韩国政府与1974 年开始实施“高中平准化政策”,其实质是废除高中入学考试,实行高中就近入学。1980 年,为了应对过度竞争的高考以及课外补习热,韩国政府实施了“7.30 教育改革”,推行大学扩招、取消大学各自的入学考试等措施。1994 年,韩国政府引入大学学业能力考试(CSAT)。此后,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大学学业考试能力改革和创新。在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同时,韩国教育和人力资源部还着手采取减小班额、加快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吸纳优秀教师和精简科目等用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加强学校教育的措施以应对课外补习热。

韩国政府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缓解课外补习热的政策虽在政策实施初期取得过一定成效,但从长远讲,这一政策只是将课外补习热发生的层次进行了转移,且由于韩国民众对高学历和名牌大学的狂热追求,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974 年的“高中平准化政策”为例,“平准化”政策在实施初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缓和了学校之间的差距、课外补习热、复读生的累积、中等教育的非正常运营等问题,但“平准化”政策同样存在悖论,韩国政府实施“平准化”的政策目标之一就是缓解因中考竞争激烈带来的课外补习热,但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实施“平准化”地区初三的月“私教育”费比非“平准化”地区高出15%,“平准化”对课外补习没有起到遏制作用,反而促进其发展。

 

注:摘编自许政法的《韩国课外补习政策演变与述评》,原载《上海教育科研》 2009年第2期。

摘编、责编:弓立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