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是不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两种意见——主张不是的,被称作“自发论”;主张是的,被称作“自觉论”。这两种意见,最早出现在延安整风前的1939年。以后,“自发论”受到批判,就无人敢再提了。为了弄清历史真相,我们必须回溯到1939年。
1.两种意见的提出
据我所知,两种意见最早均出自
李昌讲话之后,大会请毛泽东讲话。毛说:“一二九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都知道,刚才李昌同志也讲过。”毛对一二九运动的评价很高,批评了那种说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的观点,说:“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他讲话的第三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怎样呢?”他说:“毫无疑义,‘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他接着说,一二九运动“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见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250—260页)毛泽东的讲话,就这样笼而统之地说出了一二九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肯定了党对一二九运动的领导。
持“自发论”观点的不仅有李昌,还有蒋南翔、黄华、姚依林,还有陈伯达。袁宝华也有类似的看法。李昌在1939年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第一次说一二九运动是自发的。蒋南翔也曾写道:“尽管一二九运动开始是自发的、公开的、合法的,但学委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体现出来了。”(《蒋南翔文集》下第1198页)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曾向当年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黄华同志请教。黄华说,一二九开始是自发的。要说同党的关系,是有影响,《八一宣言》的影响。当《八一宣言》传到北平后,燕大、清华有几个进步学生首先看到,然后才传给学联的。
在延安整风前后,毛泽东已是党的领袖,他的话一言九鼎,成了定论。李昌的“自发论”在中央青委受到批判。此后就没有人敢于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了。1980年代,姚依林已位居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讲了一系列事实真相,同时也特别嘱咐:去世后才能发表。
2.对毛泽东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讲话的两种解读
当时的中央青委副书记冯文彬理解,毛泽东讲话肯定了一二九运动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的。冯在
1941年春,中央青委机关开始“检讨”,总结工作。对当时所谓工作中的失误,进行了批评,这实际上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前奏。
李昌坚持自己的意见,对毛泽东的这个讲话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毛说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是就历经三年的一二九运动总体而言,并不是说运动一开始就是党领导的,毛说的北方局、上海等党组织直接领导,是指一二九运动第二阶段后的情况。于是,青委内部发生了争论。李昌这些意见(包括在一二九运动四周年会上讲话)反映出他眼中的一二九运动在发动和爆发阶段的历史特点:一次勃然而起又是持久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又富有知识青年特点和自由民主精神的,自发而有相对独立性的抗日救亡运动。
中央青委检讨结束后,给中央送了检讨的报告,还送上了一份把李昌调去华北工作的决定。中央批准了这个决定。1942年春,李昌辞别了工作4年的中央青委,偕夫人携刚出生的女儿离开延安去华北。他们路经晋绥边区时,被中央晋绥分局书记贺龙留下,任命为晋绥边区兴县县委副书记。
注:摘自冯兰瑞:《一二九”运动到底是谁发动的》,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1期。
摘编、责编:胡献忠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