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建设中,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后,任弼时同时自始至终十分重视团的作风建设,其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团员青年必须投身实际工作和斗争。任弼时认为:“我们的团体,是一个教育机关”,是为引导工人阶级奋斗而去训练自己的一种组织,是要在工人阶级直接谋自己利益的斗争中去训练自己,而不是先训练好再入团。他强调共青团“并不是一种学院式的研究团体”,因此,对新团员,除要向他们说明共青团组织的内容及在中国的责任外,还要解释每个团员“目前应有的责任、工作方法和校内纪律,并分配即刻到群众中间去活动”。第二,必须密切联系青年群众。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性工作,但任弼时同志又强调,我们不能孤立地去做这项工作,而是要将这项工作同解决青年的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广大青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其在各个领域的各项工作中起先锋作用。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后,他把“深入群众”,作为共青团的口号,要求团的干部在实际斗争中做到处处不忘这个口号的实际意义,时时注意下到基层去,发动群众,发展组织。他在提出“青年群众化”口号的基础上,从革命斗争的实践和青年的特点出发,要求各级团组织在注意为共青团本身利益而斗争中,要经常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在各工人区域,用适当的名义(工会或某种团体)召集各种没有党派的青年群众会议或代表会议”,以扩大团的宣传工作,以便“巩固党在工人中的势力”,争取更多的青年参加政治运动,为他们本身利益而斗争,促进实现青年群众化;二是组织劳动童子军,看成是共青团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并且指出,这是为了养成将来的无产阶级战士,提高对新生无产阶级的教育。第三,要认真地不断地学习。在任弼时看来,对青年的教育问题关键的就是学习问题。他指出,共青团应该是一所学习马列主义,学习革命斗争的大学校。任弼时始终主张要特别抓好青年的学习。早在建团初期,任弼时就提出要按照列宁的指示教育、武装青年。建国前夕,任弼时就对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问题再次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应当有系统地进行生动实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使每个团员具有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革命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并自觉地按照这种规律而去奋斗。”围绕这一教育内容,任弼时又指出,广大的团员青年要自觉地将学习问题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来对待,当作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特别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实际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做到把学习和本身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青年。
注:摘自夏建文:《论任弼时对共青团建设的历史性贡献》,原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摘编、责编:胡献忠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