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任弼时对青年团的理论贡献(2):关于建团方向

发表日期:2011-11-04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1922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正式建立。建团之初,由于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青年团始终没有懂得自己的工作是那些,自己团体的性质是怎样?”因此,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表现为第二党的形式,有时又表现为忘记团的大方向,或者要把团变成单纯的文化组织或单纯的经济组织。任弼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参加者和早期领导者,则始终坚持正确的建团方向。他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为中国一班青年工人、农民以及其他被压迫青年谋经济利益,作文化运动,并受共产党的指挥去作政治斗争的青年组织,他是青年无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从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弼时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是一个青年群众组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党;它的任务不仅要为青年谋经济利益,做文化工作,而且还要做政治工作;它与共产党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要接受共产党的指挥。这些观点符合列宁的建党学说和建团理论原则。任弼时不仅在理论上坚持这一原则,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并且在创建和领导共青团的实践中还同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列宁的建党、建团学说,保证了共青团的正确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他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坚定的政治原则。

抗战胜利后,为了讨论是否建立一个青年积极分子组织的问题,在任弼时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会后发出了《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在这两次座谈会上,任弼时再次强调青年团要防止重犯先锋主义第二党作风的错误。并强调指出:“团的性质,是带政治性的青年先进分子组织,是党的助手。”1949412,任弼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指出:“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正确的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正确地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过去三十年来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最好的领导者和保护者。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历次伟大的青年运动,所以获得光辉的成绩,都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者当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发生某种偏差时,那么那里的青年运动也就会随之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在这个报告中他还指出:“团的基本任务,是领导并鼓舞全体青年团员及广大青年在各种不同的实际工作中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以便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培养出千千万万有高度政治觉悟又有坚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的革命后备军,源源不断补充到各种工作岗位去,推动革命事业前进。”

 

注:摘自刘布光的《试论任弼时的共青团建设理论》一文,原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摘编、责编:胡献忠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