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共青团育人功能实现的七项经验与局限

发表日期:2015-11-11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青研中心科研管理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建国以来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经验与反思”课题组

 

本课题立足于党团关系、团青关系的基本框架,对建国60多年来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研究,深刻阐释共青团处于执政党培育国民道德系统工程中的“锋线”地位,理性剖析共青团育人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实现程度,力图开发出可资借鉴的有效经验,深刻反思失误教训和结构性矛盾,建构共青团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

本课题注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建构社会运动理论、现代化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社会教育理论等分析框架,深入研究建国以来共青团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并对70多场典型案例、190多位英模人物、360多件历史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试图做到“跳出共青看共青”,探寻共青团育人成败的大逻辑。

本课题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跨时代、整体性分析研究,是本课题最为突出的特点。跳出共青团圈子,从社会结构变迁、执政党历史方位、青年世代特征等视角考察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力求深入客观,是本课题的第二个特点。除了研究普遍经验之外,力争深刻反思教训不足和结构性矛盾,是本课题的第三个特点。

本课题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述方式。上篇侧重研究共青团育人功能的整体绩效与困境,主要包括共青团在执政党育人总格局中的定位,建国十七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与整体性反思。下篇侧重研究共青团育人方法和路径,主要对引领青年思潮、选树典型人物、提炼引领口号、利用新媒体等进行定量分析和逻辑推演。最后,以史为鉴,建构未来共青团发展的逻辑框架。

研究发现,自清朝晚期开始,但凡中国处在急于破旧立新的重大历史关头,社会上便充满浓浓的青年崇拜。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都是青春如歌、激情似火的年代,也是更易形成价值共识的年代。随着青年社会地位的相对上升,共青团的份量相对更重一些,作为空间就会更大一些,育人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好一些。

本课题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创制开始,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就是在不断破解困境中取得绩效的,当然也存一些局限和不足:(1)在重大历史关头总能响应党的号召团结带领青年跟党走,但有时部分青年有被动之感。(2)总能提出激荡青春、振奋人心的动员口号,但有时过于笼统。(3)总能选树出领跑时代的青年英模,但有些宣传流于形式。(4)总能适时推出动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但有时难以覆盖体制外青少年。(5)大多时候能够引领时代潮流,但应对社会思潮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6)能够熟练掌握传统宣教办法,而精雕细刻、润物无声的方法运用得较少。(7)运用新媒体引领青少年价值观规模大、影响面广,但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三峰叠加,共青团育人过程中存在信仰与利益、理想与现实、一元与多元、政治性与社会性等结构性矛盾。我们认为,无利益必然无思想,起于利益但必须收于信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有理想才能更好把握现实;多元应归于一体,一体应包容多元;通过社会性的实现达成政治性的履实。

本课题认为,在推进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群团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调适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在政党转型、政府转型的大格局下,群团组织的转型不能落伍。共青团要走出“政治城堡”,变革传统育人方式和思维,在服务中实现引领,努力构建党、团、青年共生共融的有机互动关系。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