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社交类网站吸引各国年轻人——国外青少年研究专题(13)

发表日期:2009-04-11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最近几年,美国社交类网站发展很快,创办时间大都只有短短几年,却已经成为世界上访问量最高的几大网站,甚至超过了网络搜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些社交类网站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且影响逐渐扩大到国际上,吸引了美国之外的很多国家的年轻用户。

社交类网站并不仅限于交友网站,为用户提供个人博客、群组、照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可与朋友互动功能的网站都属于社交类网站,包括视频共享网站、照片共享网站等等。美国比较知名的社交类网站有My SpaceFacebookYou TubePhotobucketSecond Life等等。用户自创内容,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社交类网站是Web2.0潮流的代表,它与传统门户网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开放性。传统门户网站强调内容为王,以准确、及时、客观、真实报道新闻事实为己任,通过发布新闻信息、进行专业评论,吸引网民。在社交类网站里,全部内容由用户创造,用户是网站的内容提供者网站帮助用户创建、消费、共享和讨论各种形式的媒体,提供博客、即时通讯、邮件、音乐、图书、电影、视频、相册、论坛、分类、交友、聊天室、招聘等服务,几乎涵盖了所有Web2.0的交流工具与传播手段。网络过客可以浏览每一个人的网页,也能加入社区,粘贴表达个人喜好的任何东西,并与其他网友分享。

比如,美国著名社交网站My Space是一个定位于个人人际交流平台的虚拟社区,一开始是从歌手、音乐人的分享社区兴起的,后来为更多的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用户们在My Space上创建个人简介,来表达自己他们张贴出个人资料,用自己的照片、音乐、视频、博客和各类友情链接来装饰自己的个人主页,他们也可以在这里加入幻灯片、图片、定制设计和其它各种内容。如果这些简介很有趣,My Space的其他用户将把它加入自己的“朋友”列表。一个用户所拥有朋友的数量,实际上衡量了他受欢迎的程度。

在以照片和视频共享为主的Photobucket网站上,每天都有大量由用户自己拍摄创作的照片和视频上传,首页上显示的照片和视频数量每一瞬间都在以十位数、百位数递增。据统计,用户每天上传到Photobucket的视频片断多达4.5万个。

美国的Second Life网站创建于2003年,是一个由用户想象和创造的3D在线数字世界,主要是在线网络游戏。玩家作为虚拟社区的“居民”,可以经营有立体感的虚拟建筑,与人交流,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群体活动,俨然一个“国度”。近年来,许多国际大公司纷纷在“Second Life”中购买岛屿、建立品牌商店,令这一虚拟社区的知名度大增。从社交类网站提供的功能和用户自创的内容看,大多数用户上这类网站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和交友。

吸引各国年轻人,访问量超过网络搜索

美国几大知名社交网站创办时间大多只有三四年,但发展极为迅速,用户量惊人增长,而且用户主要是年轻人。

比如,2003年创办的My Space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社区交友网站,拥有1.8亿用户,主要用户是十几岁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2006年之后,My Space先后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推出本地版,颇获成功。英国版20065月推出后、来自英国的注册用户数从2005年的94.5万增长到20069月的590万。据Alexa.com的统计,英国版目前在英国全国网站排名第六。2007427日,My Space正式在中国上线,打出了“友你友我”的口号。现在My Space的用户中,有三分之一是国际用户。美国最大的照片分享网站Photobucket,同时提供视频分享服务,它拥有4000万注册用户,每天新增用户8.5万人。Second Life网站截止到20077月初,已经有近800万用户,平均年龄约为27岁。

社交类网站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多数西方国家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关心国际大事和国家大事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严肃的新闻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休闲、娱乐方面的活动和信息,这是社交类网站受欢迎的社会大环境;第二,自己创作有趣的内容并且能够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传统网站单向提供的信息,社交类网站的这一特点迎合了年轻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社交类网站各种新技术、新形式改变了单一的文字信息模式,吸引了已经步入读图时代的年轻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阅读纯粹的文字,而社交类网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供信息、照片、视频、音乐、FLASH动画、3D等等,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兼有声有色,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交流和娱乐方式。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社交类网站构成了互联网上的最大流量,超过网络检索。20077月,互联网流量测评厂商Hit wise表示,社交网站MySpace.com超过YahooGoogle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网站。

在塑造国家形象中发挥独特作用

美国新兴的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强劲对手,而且影响力已经超越国界影响到了其它国家。因此,虽然这类网站的主要定位是交友、休闲娱乐,但它们在对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076月底,有人在美国You Tube网站上传了一个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视频,时间长度约为4分钟。短短3天时间里,就有将近l7万外国用户浏览,有近500人用英语留言发表评论。很多评论并不仅仅针对磁悬浮列车,而是涉及到中国的各个方面,有正面的评价,也有负面的评价。比如,有的留言说“磁悬浮列车确实很棒,但是中国主要还是使用煤这样的矿物燃料作为能源”;有的说“中国成为欧洲产品的好顾客,这对欧洲经济是好事。‘合作超越冲突’应当成为座右铭。”

一个简单的、甚至谈不上有什么情节的磁悬浮列车的视频在You Tube网站上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我们在自己的外宣媒体上发布一条有关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报道。

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政治人物已经意识到社交类网站在对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中的独特作用,并开始尝试利用这类网站塑造自身形象。

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于2007522日在Second Life网站设立了虚拟大使馆,抢占了先机。马尔代夫政府将设立虚拟大使馆作为展现国家形象、开展外交互动的一种重要尝试。马外交部发表声明说,Second Life开辟了外交展示和协商的新场所,“尤其是为那些在真实世界只有有限外交范围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

继马尔代夫之后,2007530日,瑞典在Second Life开设了虚拟使馆,用来介绍该国文化,构建国家形象。这个虚拟大使馆不能签发护照或签证,但却有助于虚拟社区的“居民”获取有关瑞典的各种信息。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说:“我们可以借助Second Life宣传瑞典。虽然也有优秀的宣传网站,但这是另一个工具。”他把Second Life作为向更多民众宣传瑞典的工具,“尤其是全世界的年轻人”Second Life社区“居民”访问虚拟瑞典大使馆,能通过点击文件和图片了解更多内容。访问者能欣赏到瑞典的特色食品,从肉丸到鲑鱼,种类繁多。他们点击菜单图标就能见到菜谱,唯一的遗憾是无法品尝。瑞典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说,虚拟大使馆今后还将增加更多艺术品展示和视频资料。他认为,这个虚拟使馆能“让人们了解瑞典,增加与瑞典交流的机会,而且容易操作,成本低廉”。

200746,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视频共享网站You tube上开通了“工党频道”,成为全球第一个在You tube上拥有自己频道的国家领导人。该频道发布来自布莱尔及其办公室幕后的一些视频。布莱尔表示,通过You tube的频道,选民可以看到第一手的新鲜材料,从而知道工党的政治家们在干什么。200757,布莱尔在You tube上发布新视频,祝贺萨科齐赢得法国总统大选。在国外年轻人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是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交类网站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好做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注:该文节选自王眉撰写的《社交类网站吸引各国年轻人》,发表于《网络传播》2008年第8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