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正在兴起的创业浪潮,创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融资渠道多元化,政府也出台了众多扶持政策,这些对于有心创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先想再做,可以边想边做,也可以做了再想,但绝对不可以只想不做。大多数学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敢轻易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有关统计也表明,自创企业在一年内失败的比例高达50%-80%。对高校学生创业来说,这个比例更高。面对如此高的创业失败率,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创业的风险并有效防范呢?我们不防试着分析,大学生初次创业遇到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1)经验缺乏,资源不足。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阅历、心理等与有社会经验的人相比处于劣势。创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不会因为创业者是学生就网开一面,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和市场时,比有社会经验的人更容易迷失和迷茫。
大学生创业的资源相对来说也是不足的,大学生创业很多起始于好的创意,但是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创业必备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没有技术,很多大学生创业从事的都是服务性产业,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创业更容易失败;缺乏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创新技术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没有人才资源,无法把好的创意落实为实施方案,把实施方案执行下去。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不仅要有好的项目、资金保证,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这批管理者不能仅仅在书本上学过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企业管理的实践。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就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以致创业困难。
(2)纸上谈兵,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是目前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对其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的意识,而只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例如:有个大学生在估算防盗手机链的销售量时这样算,目前使用手机的人群大概有2亿,就算有1%的人群购买我们的产品,每件产品只赚1元,我们也有100万元的利润。这种推断方法看起来很保守,其实压根站不住脚,如果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目标人群定位不准,有再多手机用户,也不能说明你的产品会有市场,这样的推断只能起着误导作用。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一些可行性研究也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才能长久。
(3)盲目扩张。诸如企业规模扩张、经营领域扩张、项目扩张等方面。当创业者初尝甜头后,往往急于求成,想更快的收回成本创造盈利,从而盲目扩张,造成企业不能与自身能力、市场需求相协调,这样是极其危险的,稍不注意就可能血本无归。
(4)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很多创业的大学生经历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历过挫折与失败,所以抗挫折能力较差,加上对创业一厢情愿,没有作好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的心理准备,当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心灰意冷,停滞不前,这是心态上来讲。另外,从创业成本上讲,很多创业的大学生对昂贵的高风险创业费用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5)管理风险。企业管理应该是一个合伙企业存活的关键。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合作伙伴往往是亲朋挚友,由于初涉商场,知识单一,又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出现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现象。加上对合作伙伴的完全信任及交情,而忽略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导致企业的管理混乱不堪,最后企业的存活也就越来越艰难。面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创业者在进行自我分析的同时,需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如勇气信心、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思考能力。其中,创业勇气和信心是第一位的,很多创业者历经艰辛与磨难,最终能够走出创业低谷,信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对于初级创业者,最难过的就是“心理关”:怕失败、怕软环境不好,这种心理阻碍了无数人创业前途。大学生必须认识到同漫漫取经路一样,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崇山峻岭要翻越,有艰难困苦要克服。
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来面对这些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呢?
(1)谨慎选项。选择既有市场需求又符合自己的创业项目,这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好好掂量的。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既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创业条件,更要冷静地分析创业环境,立足于技术项目,尽量选择技术含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明确的项目,并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产品市场化工作。在选择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还要切记一点,做熟不做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有经验、资源最丰富的行业来做。
(2)积累经验。经验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施管理的能力,将大大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创业不能“纸上谈兵”,而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了解企业管理及市场营运知识。这也是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者不赞同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大学生一定要在社会上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对行业、企业有初步的了解,对创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3)勇于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企业只会陷于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生存的考验。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经验缺乏、资源不足是硬伤,更要以创新来弥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盈利模式创新、营销方式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4)组建团队。在风险投资商看来,再出色的创业计划也具有可复制性,而团队的整体实力是难以复制的,因此他们在投资时,往往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而非那些异想天开的单干者。在创业时,要善于整合内外资源,有效借助外力或外部资源降低创业成本、加快企业成长速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并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要具备足够的随需而变能力,随时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化。
(5)保持良好心态。盲目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有了创意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其实,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创业除了要有好的技术,更要有好的心态,千万不能视野狭窄、过于自负,而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
(6)建全企业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遁。企业管理分为:员工的招聘与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导致企业跌入低谷甚至倒闭。一个企业要想持久的保持活力,除了要有不断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合作伙伴是谁,在企业的管理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在出现问题时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处理。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创新研究所副所长王新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创业时一是要详细了解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二是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三要多向创业成功人士取经;四是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做事;五是要学会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在具体创业思路上,大学毕业生可以先采取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低成本的摆摊创业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以此来弥补自己资金、管理经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不足。切忌在不具备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上马。
注:节选自齐艳撰写的《大学生创业:风险防范知多少?》,该文发表于《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第7期。
责任编辑: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