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青年组织和青年工作(6):境外青年工作中的政治性内容

发表日期:2011-10-30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政治工作曾是境外主要大国的青年工作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冷战的结束及意识形态斗争的淡化,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青年工作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但迄今为止,它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

1.政党政治中的青年工作概况

境外主要大国多实行多党制。在多党制的政治制度架构下,政党政治中的青年工作自然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政党很自然地要通过青年工作来争取具有投票权的青年的选票,培养自己的势力,同时也可以从青年活动积极分子中培养、选拔未来的领导人。我们在这里选取一些例子,作为了解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中的青年工作概况的样本。

1)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的青年组织。美国的共和与民主两党都有自己的青年组织,目的在于扩大自己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培养自己未来的领导人。

 

【专栏】共和党的青年组织

共和党的青年组织叫做青年共和党人,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青年政治组织。它对于美国共和党的成长相当重要。青年共和党人招募1840岁登记的共和党选民,给他们提供政治知识,增进他们对于党的事物的了解。

青年共和党人成立于1859年,在为亚伯拉罕·林肯助选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共和党总统。然而,直到1931年,青年共和党人才形成了全国性的组织。1935年,青年共和党人全国联合会正式成立。

青年共和党人在地方、州和全国都为共和党候选人和保守派主张提供了草根支持。它也产出了数量可观的共和党领导人——包括州长、参议员、众议员等。通过招募、训练、动员青年支持共和党,普通青年得到了成长的机会。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专栏】民主党的青年组织

民主党的青年组织叫做青年民主党人,是美国最大的由青年领导的全国性的党派政治组织。青年民主党人动员36岁以下的青年参加到选举过程中来,影响民主党的理念,培养年轻一代成长为地方乃至国家领导人。

青年民主党人于1932年成为民主党的正式青年组织。今天,它在全美46个州和其他美国领土有1500多个地方机构,有超过15万成员,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也包括青年工人、青年专业人士和青年家庭。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法国的青年社会党人运动。为了加强与青年的联系,法国社会党成立有一个叫做青年社会党人运动的青年组织。它的成员的年龄范围在1528岁之间。为了加强对青年组织的控制,社会党党章规定,青年社会党人运动的内部规则需经党的全国理事会批准。为了使党和青年社会党人运动的行动联系更加紧密,规定当选为青年社会党人运动的负责人,必须在其负责的层面上协助社会党同级机构进行工作。

3)英国的有政党背景的青年组织。英国也有一定数量的有政党背景的青年组织。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政党服务,例如拉选票等。其中影响较大是国际民主青年联盟。

国际民主青年联盟(简称国际民主青联)是保守党国际的成员组织,于1991年在美国华盛顿成立,总部设在伦敦。它是全球保守主义青年组织的联合体,极力倡导民主、政治自由、言论自由、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利等基本的保守主义价值观。

2.青年组织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概况

使用青年工作组织组织、动员、引导青年的能力,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国外青年工作的实践中并不少见,前面所介绍的由英国外交部建立的英国青年理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下介绍几个更为重要的例子。

1)美国和平队。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和平队不是个纯粹的青年组织,因为凡是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只要有志于遵循和平队的宗旨,都可以参加和平队。然而,从美国和平队的建立初衷,乃至其志愿者的实际情况看,它还是一个青年的组织:它的成员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其中90%都是单身,平均年龄是28岁;50岁以上的占6%,年纪最大的是81岁的志愿者。和平队是一个教育水平非常高的组织,97%都是大学毕业生,其中14%拥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和平队的服务期限为两年。年轻人大都精力充沛,并向往缤纷多彩的异域生活,而和平队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到国外志愿服务的机会。自从1961年以来,数以十万计的美国年轻人被派往世界各地,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和平队是在冷战最激烈的年代成立的。它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这个世界上贫穷的人们送去服务,也不仅仅是为世界和平。肯尼迪总统建立和平队的初衷就是要利用美国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上的整体优势,同前苏联争夺广大的中间地带,让和平队做“民主传教士”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纳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所期待的轨道。和平队作为美国对外关系的“软实力”,为推进美国的国家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冷战之后,美国和平队进入到了过去他们进不去的前苏东国家。在短短几年内,和平队志愿者就遍布了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其中,美国“和平队”向俄罗斯派遣的志愿者人数最多,其分布的地区最广,下的功夫最大,财政上的投入最多。1992年,当时的俄罗斯代总理叶戈尔·盖达尔签署了与和平队合作的协议。至2002年,共有700多名美国志愿者在下诺夫哥罗德、沃罗涅日、萨马拉、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地区工作过,主要是教授英语和商业活动基础知识。然而,和平队的活动很快就被国家与民族利益重新苏醒的俄罗斯所警惕。2002813,美国“和平队”64名志愿者申请在俄罗斯延长签证,其中30人的申请遭到了拒绝。此前,另有62名计划在9月初来俄工作的美国志愿者也被拒签。俄罗斯外交部官员声称,当前,美国“和平队”志愿者的素质已经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而美驻俄使馆则对俄方的做法表示遗憾。俄罗斯的媒体声称:来俄罗斯的美国和平队中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文化素质极低来混事的,另一类素质高的则往往从事的是间谍活动。

时至冷战已经过去多年的今日,美国政府仍然十分重视和平队的活动。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要求到2007年,和平队派到海外的志愿者数量要翻一番,这一要求基本上被完成了。

美国和平队于1993年进入中国。在中国的美国和平队叫做“美中友好志愿者办公室”,总部设立在成都。迄今已有300多名队员来华志愿服务,主要从事两个工作:一是英语教育,二是环境教育,主要服务地区是在甘肃、四川、重庆和贵州。

 

【专栏】美国和平队的缘起

成立美国和平队的设想早在1950年代初就开始了。1952年,参议员布里安·麦克马洪就提议成立一支美国年轻人的“军队”,担任“民主传教士”的任务。在这之后,美国私人出资的非宗教团体就开始向海外派驻志愿者。

由国家建立美国和平队的设想是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在美国密西根大学19601014号举行的一次学生聚会上,当时正在竞选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向学生们发表即席讲话,并向他们提出一项挑战。他说:“你们当中有谁愿意生活在加纳?一个自由社会是否有竞争能力,取决于你们的自愿。只要你们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贡献给国家,我们这个国家就会有竞争能力。”几个月后,新任总统肯尼迪于196131签署了成立和平队的行政命令。肯尼迪说,对于那些住在遍布半个地球的茅舍和乡村中努力挣脱贫困枷锁的人们,我们要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自救。1961922号,美国国会通过成立和平队的议案。肯尼迪总统说,参加和平队的志愿者没有工资,要和当地人民过一样的生活,做一样的工作,吃一样的食物,说一样的语言,努力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在肯尼迪总统的号召下,五个月之内,第一批和平队队员就开赴加纳了。此后40多年里,和平队队员的足迹遍布了世界各个角落,提供教育、保健、环境、商业、农业等方面的服务。

(资料来源:美国之音网站、维基百科)

 

2)俄罗斯的青年组织在俄与西方的利益争夺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前苏联在冷战中的失败,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跌到了谷底,西方国家则继续压缩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在俄罗斯的周边国家策动了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在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取得成功,推翻了原来的亲俄罗斯政府,建立了亲美国政府。在这些“颜色革命”中,青年一如既往是主力军。例如,美国支持的青年运动组织“Pora”(意为“是时候了”),在乌克兰“橙色革命”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股力量同时也蔓延到了俄罗斯国内,20051月,一个以“赶走普京”为宗旨的青年组织在圣彼得堡成立。此后它又同右翼政党“亚博卢”的青年组织签订协议,声明将仿效“抵抗”组织的做法,反对现政府的统治,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权。他们鼓动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以“街头革命”的方式充当反政府政治力量的急先锋。这两个组织的标志性颜色也是橙色。他们曾向乌克兰的青年组织寻求指导和帮助。目前,这两个青年组织在俄罗斯共有成员1700余人。

反政府青年组织咄咄逼人的态势引起了以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府的高度警惕。一些政治理论家指出,如果任由这些反政府组织网罗青年,整个国家将陷入混乱;对付这些青年组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与政府保持一致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与之对抗。据曾帮助建立“纳什”(意即“我们的”)青年组织的有着克里姆林宫背景的理论家谢尔盖·马尔科夫说:“年轻人在那些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使我们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他解释说:“计划很简单。我们在莫斯科附近的城镇成立‘我们的’,这样在需要时活动分子可以连夜赶到红场。这一想法是要以对总统和他的路线方针的热爱为基础创建一种思想体系。”根据这一基本思路,2005年4月俄政府成立了青年组织“纳什”。组织主要以1822岁的年轻人为发展对象,重点是青年知识分子。按克里姆林宫的计划,“纳什”的成员总数应发展到20万至30万人,而且要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各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纳什”借鉴了敌人“Pora”的经验,加强了对青年成员组织纪律观念、集体意识的培养,并规定了“纳什”专用的红白标志;此外,还训练成员之间处理公共关系的技巧。为了做好成员的思想工作,组织者找来了大批国内知名政治家和专家给他们上课。

除了“纳什”之外,俄罗斯还成立了“青年近卫军”、“地方的”和“青年俄罗斯”等青年组织。一名克里姆林宫的官员表示,“青年近卫军”主要目标与“纳什”大同小异。但是“青年近卫军”准备建立的是一个参与面更广的青年组织。这些青年组织受到普京的支持,在总统办公厅的直接领导下工作。2007724普京在特维尔州的扎维多沃总统官邸会见了来自俄罗斯各青年团体的共58名代表。这些代表来自“纳什”、“青年俄罗斯”、“青年近卫军”、“我们国家”、“新人”等青年团体。此前普京总统也曾多次会见青年组织的代表。在会见中,普京肯定了青年组织在俄罗斯青少年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专栏】“纳什”等青年组织的几次重要活动

“纳什”等青年组织的组织结构很严密,在组织街头游行示威活动方面的能力也很强。20074月底,爱沙尼亚因拆除首都塔林市中心苏联战士公墓中的铜制苏联红军雕像与俄罗斯产生分歧。随后,“纳什”成员出现在各种场合公开表示抗议,在爱沙尼亚大使馆外他们举行绝食示威,随后爱沙尼亚驻俄罗斯大使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遭到数十名“纳什”成员的围攻。由于俄罗斯与英国的关系变坏,自2006年夏天开始,“纳什”组织成员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骚扰英国外交官。他们在各种会议上公开诘难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安东尼-布雷顿,在莫斯科的街头尾随并跟踪布雷顿的汽车,并在他的汽车挡风玻璃上放置各种反英宣传单。“纳什”组织成员还经常在英国大使馆外举行抗议活动。只是在俄罗斯外交部要求他们停止针对英国外交官的骚扰行动之后,事情才算了结。2007年,俄罗斯的另一激进青年组织“欧亚青年同盟”攻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官方网站,导致网站瘫痪。俄罗斯的“欧亚青年同盟”和乌克兰官方冲突已久。2006年俄乌青年激进分子曾在基辅广场发生斗殴。

最近的一次行动是因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发生武装冲突引起的。自俄格武装冲突以来,俄罗斯媒体与西方媒体开始了激烈的舆论战。“纳什”、“青年近卫军”等青年组织迅速加入了与西方的舆论战。812,他们签署了一项声明,要求审判在南奥塞梯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除此之外,这些青年组织到美国大使馆前举行了示威,呼喊“布什是最大恐怖分子”、“美国诞生了萨卡什维利”、“北约是纳粹”等口号。接着示威人群转向格鲁吉亚大使馆前,用玩具坦克放在南奥塞梯的地图上砸碎,并在格鲁吉亚使馆前面摆放猪头。一些年轻人纷纷加入示威队伍,并在审判萨卡什维利的声明上签名。俄罗斯年轻的杜马成员马克西姆·米先科在现场发表了演说,指责西方媒体丝毫不提及格鲁吉亚军队在南奥塞梯犯下的反人道主义、种族清洗的罪行。一些年轻人纷纷要求成为志愿者清查格鲁吉亚在莫斯科的非法移民和在俄罗斯的犯罪组织。一些在俄罗斯境内的格鲁吉亚网站也接到了“恐吓”电话,因为他们在网站上称俄罗斯军队是“纳粹”。一些格鲁吉亚的官方网站也遭到了攻击而瘫痪。

 

3.引导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概况

境外青年工作中也存在着引导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部分。例如前面所介绍的各类青年政治组织,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一些不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青年组织,也有对于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我们试举几例。

1)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所提倡的核心价值是“关爱、诚实、尊敬和负责”。它对于这些价值观的灌输主要采取寓教于乐的办法,在各种活动当中实现对于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在宗教方面,有的地区的基督教青年会采取低调、淡化的方针,以减少争议,如美国的基督教青年会就是一个。但其他地方的基督教青年会,如我国香港的,就更强调其基督教特色,更为明确地开展对于青少年的传教活动。

2)童子军。在明确倡导特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青年组织中,比较典型的是童子军,它非常强调自己对于成员的价值观教育。童子军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童子军的誓言及军法之中。我认为大致可以概括成这么几条:信仰上帝,忠君爱国,服从尊长,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在这几条里面,信仰上帝这一条,在其他宗教或无神论的国家行不通。但如前所述,童子军强调的是只要有精神信仰就可以,这里的“上帝”一词可用任何其他精神信仰代替,这一点在女童子军的誓词里是用注解写清楚的,但在男童子军的誓词里则不明确。其他各条可以说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普适价值,适用于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我们甚至可以说,童子军教育给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十分相近,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们一般理解的西方“普世价值”则反而没有提到。

 

【专栏】童子军的誓言和军法

男童子军誓言:以我的名誉宣誓,我将竭尽全力恪尽对于上帝君王(或上帝和我的国家)的职守,时时处处助人为乐,遵守童子军军法。

男童子军军法:一个童子军必须做到诚实可靠,忠心耿耿,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善待动物,无条件听从家长、小队长或童子军团长的指挥,笑对所有困难,生活俭朴,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女童子军誓言:以我的名誉宣誓,我将努力恪尽职守,报效上帝和国家,时时处处助人为乐,遵守女童子军法令。

女童子军军法:我将努力做到诚实公正,友爱助人,体贴照顾,勇敢坚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权威,善用资源,改善世界,与其他女童子军亲如姐妹。

(资料来源:男童子军官方网站、女童子军官方网站)

 

注:节选自安国启主编的《当代城市共青团工作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84-192页。

编辑: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