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后续行动(五):实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进展和困难——B.青年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发展之就业

发表日期:2012-06-13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43.青年只占工作年龄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在全球1.918亿失业人口中,却约占半数。过去十年间,全球青年失业率已从12.1%上升到了13.7%。青年占劳动力的比例从1995年的近59%下降到了2005年的54.1%,其部分原因在于,青年在校率日益增长。全球普遍缺少待遇合理的就业的机会,其结果是,世界每3名青年中,就有一名或是在无结果地找工作,或是已放弃找工作,或是有工作但却依然生活在每日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青年人如果不能在劳动力市场找到良好的起步点,就不可能有多大的选择来改善自己和将来的子女的就业前景。

44.在大部分地区,青年失业率是总人口的23倍。2005年,青年与成人的失业比率为3.0,而1995年为2.8。另外,在合理待遇就业和生产性就业方面,青年所占的比重就更小了。青年失业率本身并没有充分反映出青年人在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各种挑战。许多青年从事的是时间长、薪酬低的工作,并始终处于贫穷状态。由于多数青年尚未获得大多数雇主所要求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在技术工人的收入迅速增加的同时,他们的收入却一直在减少。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这种趋势。在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经济部门的规模日益扩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而非正式部门是新的工作机会的主要来源。

45.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中,只有5-10%的人能够被正式经济部门雇用,而大量新的工作则由非正式经济部门提供。据国际劳工局估计,在发展中国家,青年人可以获得的所有就业机会中,有93%是由非正式经济部门提供的。非正式部门通常不很尊重工人的权利,也很少向工人提供法律保护。在这一部门,青年人经常要长时间工作,但工资却很低,而且基本上没有工作保障。据估计,非正式经济部门的工资比正式经济部门的工资低44%

46.全球化经济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积极方面是为青年寻找工作提供了新的机会。青年人日益依赖联机网站了解就业渠道和培训情况。在欧洲,2005年至2006年,利用这些网站的青年猛增了21%,达到950万人,这超过了欧洲青年使用英特网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同一时期,欧洲使用英特网的青年约增加了10%,为3640万人。在英特网深入普及的地区,这些服务工具有助于青年寻找适合的工作。但是,多数青年还没有机会使用这些工具。

47.必须采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加劳动力需求的社会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创造就业机会,包括劳动密集型工程项目,鼓励企业发展,支助劳动密集型部门,如农业和服务部门,以及主要采用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部门,这一部门对青年特别具有吸引力。在全球经济中,外包和境外制造业提供了各种新的就业机会,不过,这些趋势也引起了人们对失业、低薪和差劣就业条件的担心。

48.虽然劳动密集型公共工程项目需要大量资本流入,但它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并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而这是私人投资所办不到的。这类工程项目因需要工具、设备和材料,故还能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它们也可以是青年加入劳动队伍的很好的切入点。在这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施了各种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从而帮助扩大了就业机会,不过,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49.政府的政策如能确保使经济增长促进创造就业机会,并为较贫穷的人口带来福利,这样的政策就有可能对青年人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然而,在21个非洲国家的《减贫战略文件》中,只有7个国家确定了与创造就业有关的宏观经济目标,只有11个国家在文件的核心部分分析了青年的就业状况。相比之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减贫战略文件》都侧重供应方面,特别是教育和培训问题。

50.许多地区都需要加强青年雇员与其雇主之间的联系。一些国家已协助大学和中学发展并加强各种就业支助服务。应与私营部门合作,了解各种需求量大的技能,并明确初次录用要求,这有助于使教育机构的作用发挥到点子上,为青年毕业后就业提供便利。另外,这还有助于鼓励劳动力向规模正在扩大的行业流动,在这类行业,青年的生产力最高。

51.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其非正式经济部门十分庞大,因此,这些国家应当认真考虑发展机构能力,以便为在非正式经济部门工作的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保护。应当为青年人,包括为那些就业于非正式经济部门的青年人,提供有关培训和金融服务的信息,以协助他们从低生产力活动逐步转入较高生产力活动,并沿着合理待遇工作的阶梯向上攀登。

52.《联合国千年宣言》明确承诺,“制订并实施各种战略,让世界各地青年人有机会找到从事生产的正当工作”。根据这一承诺,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一道,启动了青年就业网。青年就业网的工作进展情况在本报告第二部分中作了说明。

53.在劳动力市场,青年妇女面临的挑战往往比男子面临的挑战更难应付。总的来说,女性失业率明显高于男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中东和北非,性别差距最大。在妇女就业人数越多的工作场所,男女工资差别就越大。

54.在教育、培训和聘任方面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这是全世界所有部门始终存在男女工资差别的主要原因。妇女往往受人支配,从事家务劳动或低技能工作,这类工作的特点是地位低下,薪酬微薄。教师连同训练有素的指导员和职业顾问,可以帮助减少这种类型的陈规定型做法,以使青年妇女能够终生学习和实现真正的职业发展。青年妇女要在以男子为主的领域从事其学业,往往需要更多的激励。虽然在这类领域可仿效的样板不多,但助学金和辅导方案将能为妇女开辟各种新的领域,并增强她们的信心和志气。

55.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经济社会,青年人要积累资产,事业有成,往往需要有机会获得信贷和微额保险。如果有多种金融手段可供青年人利用,他们就能规划自己的前程,并按自身的优先需要进行投资,如学费、保健、住房,或创办企业等。贫穷青年生存配套方法再加上这类金融服务,这就在一无所有或资产微薄的人和生产资本之间牵起了一条线。

56.经营中小型企业的青年有各种需要,但时常被忽视。商业银行有必要向青年经营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中央银行和指定的金融服务管理者必须在这方面发挥能动作用,将增加中小型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一目标列入管理和监督政策。应当为青年企业家营造有利的环境,包括简化创办和扩大一个新企业的程序,并降低成本,同时还要保持透明度,以使中小型企业能够培训和雇用更多的青年人。

57.采取小额供资办法后,许多青年妇女都积极参加了经济活动。另外,由于小额供资及其所起的促进作用,青年妇女拥有了资产,包括土地和住房,在决策中的作用得到加强,并担任了社区的领导职位。一些地区对妇女在社会中作用的价值观和想法有了积极的转变。但是,从另外一些情况来看,妇女事业上的成功加重了她们的负担,因为家庭男性成员不会为这些妇女分担家务和家庭责任。

58.在选择创办企业时,许多青年还缺乏经济头脑和经营之道,因此难以保证这类活动取得成功。创办任何企业都有风险,因此,以青年为对象的创业方案应当向青年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支助,以便他们能够决定是否进行经济上的冒险。这类方案还应与提供各种机会联系起来,使青年能够提高技能,学习企业开拓方法,并利用网络提供的机会,同时还应为青年打入市场提供必要的方法。

 

注:来自联合国官网——

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N01/457/52/PDF/N0145752.pdf?OpenElement

责任编辑: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