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群体性活动的比例较低,他们普遍希望结交朋友,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社会,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群团组织,如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近年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社会群团组织应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关爱和人文关怀出发,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培训,为他们搭建结交朋友、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提供支持。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应积极组织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帮助企业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帮助企业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要特别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婚姻问题,为他们组织开展交友联谊活动,为解决婚姻问题创造条件。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推动落实企业组织农民工培训的资金补贴政策。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工会的信息交流和劳务对接。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
共青团组织在联系和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近年来,一些地方团组织在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重庆市万州区共青团让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离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积极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不仅为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提供了就业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支持,而且为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丰富闲暇生活提供了方便。据悉,为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团万州区委着力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在万州青年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重庆、成都、深圳等地,共建立了驻外团工委3个、团支部7个,有专兼职团干部21名,凝聚团员青年300余名。在深圳打工的重庆万州籍青年农民工小雷就是驻外团组织建设的受益者之一。3年前,当时年仅18岁的小雷高中刚毕业,跟着同乡从重庆万州千里迢迢来到深圳打工。身无一技之长的他,很久才找到一份在工地打杂的工作。后来又陆续换了几份工作,但几乎都没什么变化。谈起自己最初的工作,小雷说:“每天早上六点半进工地,到晚上七点多才收工,一天到晚不是搬砖头,就是拉水泥,好累,而且很枯燥。其实,这些我都不怕,怕就怕一直这样下去,总觉得没奔头。”去年年底的一个雨天,工地停工了,他有些灰心丧气地跑到网吧去上网。他的QQ里一个以前一直是灰色的头像忽然亮了起来,原来是他去年认识的一个工友。工友告诉他万州驻深圳团工委开办了技能培训班。在团工委的帮助下,雷恺参加了技能培训班,学习挖机驾驶。在老师和团组织的帮助下经过3个月学习,小雷熟练地掌握了挖机操作技术。小雷说:“掌握这门技术之后,工作就不用像现在这么愁了”。对在外青年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是团万州区委服务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一项重点工作,除此之外,万州驻外团组织开办了青年夜校、青年书屋等,丰富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为他们实现梦想提供积极支持
注: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红皮书”——《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报告》,郭开元主编,陈晨、陈卫东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摘编:陈卫东
责编:陈 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