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务工所在地租房居住,他们往往集中住在城流动人口社区。这些社区往往缺乏休闲娱乐设施,管理不够到位,社区综合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相对较差,有的还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场所和娱乐文化,比如黑网吧、色情场所的那个。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社区的治安,而且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他们在社区无处可去,没东西可玩,只好睡觉或者看电视或者上网。为此,应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社区建设,完善相应管理和服务,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场所,让新生代农民工在社区有地方可去、有东西可玩、有事情可做,而不要让他们成为社区“闲散新生代农民工”或者某些不良场所的常客。
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居住地,尤其是流动人口社区的综合建设。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也应考虑到流动人口社区的建设问题,尽可能地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解决流动人口生活不方便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流动人口社区的卫生环境状况;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隐患方面的管理和监察;大力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其社会归属感。
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特别要发挥基层街道和居委会等机构和组织的作用,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把管理和服务真正落实到位。要继续加强对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保护和救助。对哪些因种种原因而陷入生活困难的新生代农民工,要给与及时的救助和保护,特别是那些陷入生活困境的,应给与其更多的关注、帮助和保护
闲暇活动的不足,闲暇场所和设施的缺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因为缺乏满足兴趣爱好的闲暇活动的条件,而转向网络游戏。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偏低的新生代农民工喜欢去网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闲暇生活单调,身边缺乏真正能供其休闲娱乐的场所和设施,而网吧不仅可以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跟朋友一起娱乐,而且费用较低,不受限制,无拘无束。这是这样,在一些地方网吧才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去、经常去、乐意去的娱乐场所。这种情况,在某些流动人口社区非常突出。有专业人士指出,经济贫困的流动人口社区往往也是文化场馆的盲点,健康娱乐设施少,网吧,尤其是非法经营的网吧等场所才应运而生。
在某些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网吧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经常光顾的游戏场所,类似于游戏机房。网吧除了提供上网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网络游戏的场所,往往在一家网吧中真正上网的人数很少,而玩游戏的占绝大多数,网吧俨然就是一个游戏机房。
在某些社区,网吧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聚会交友,群体娱乐的场所。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休息日往往会相邀去网吧玩玩,一起打游戏,一起休闲娱乐。有的新生代农民工甚至把请朋友到网吧玩耍视为一种重要的“礼尚往来”,相互请客上网,表达彼此间的深厚友谊。据某市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在16-23岁不等,一般都在上完初中以后或者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在闲暇时间往往无事可做,他们很多人也选择去网吧娱乐放松一下,有时还与朋友工友一起去。
健康的网络游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从游戏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能动性的活动可归结为三种基本活动:劳动、学习和游戏。劳动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结果。而学习则是给未来劳动活动做准备。劳动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维护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对劳动者和学习者而言,劳动和学习有不可摆脱的自然必然性,往往来自外部的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游戏则是以人类自身需要而引发的,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满足人类自身活动需要,不产生物质产物的特殊活动。游戏能够给人带来情绪的快乐,几乎被所有研究游戏的思想家所认同。因此,应鼓励网络游戏开发商以及那些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多开发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让游戏带给他们真正的快乐和健康的情绪体验。
此外,要以净化社区休闲娱乐场所为重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综合环境整治。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居住环境中长大的,在其居住的社区中实现社会化。社区中邻里街坊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传统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社区能帮助人形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良社区则易使让人染上不良习惯,内化为错误的价值观念,并且为不正常伙伴群体的形成与活动提供条件。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中,那些失去“生态平衡”的社区,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很容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滋生地;而那些环境好的社区则能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红皮书”——《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报告》,郭开元主编,陈晨、陈卫东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摘编:陈卫东
责编:陈 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