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校园暴力问题研究(4):我国校园暴力案件的类型与特点之三:社会人员针对校园的违法犯罪

发表日期:2010-11-08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近年来,源于社会人员的校园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并呈现上升态势。社会人员针对校园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分两类:一是社会不良青少年对在校学生的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在校园和校园周边针对在校学生实施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勒索、恐吓、抢劫、抢夺、强奸、性骚扰、体罚以及到校园寻衅滋事,破坏学校正常秩序等。二是社会人员针对校园实施的暴力犯罪。近年来针对师生的人身伤害等恶性暴力案件接连发生多起。

据《信息时报》20041127报道,26日凌晨,1名男子持刀闯入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男生宿舍,对熟睡中的中学生行凶,共造成8人死亡,4人受伤。死伤者全部为男生,分别住在4个寝室。据记者了解,凶手可能是该校开除的学生。凶杀发生时学生们正在沉睡中。被杀被伤的学生全都是睡在下铺的。8名死亡的学生都伤在头、颈等要害部位。

来自千龙新闻网的一则消息,200484日上午936分,一男子在北大第一医院幼儿园内持刀行凶,造成15名儿童和3名教师受伤,1名儿童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徐和平是该园临时工。

据《兰州晨报》报道,2004920,一名社会人员贾某窜入山东省莒县第一实验小学砍伤24名学生并绑架学生为人质,制造了震惊全国的“9·20校园惨案”。据了解,犯罪嫌疑人贾某,男,37岁,为公交车司机。据其供述,因与县联通公司沈某发生斗殴被打伤,920日早上携带菜刀、匕首欲找沈某报复未得手,在送其女到学校后,为发泄心里不满,便产生伤害学生的动机。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据全国高校保卫学会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所高校调查,1999年至2000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各类案件9278宗,非正常死亡164人。以1999年统计,7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每年至少有3000人以上为非正常死亡。严峻社会治安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的安全(《海峡都市报》2005327)。

从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近年来校园暴力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编写:陈卫东

责编:郭开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