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个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自身的个性特征,而外因则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学界对此也多有阐述。
1.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因素
(1)青少年个体生理结构的变化。国外青年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是违法犯罪的“危险期”,这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比其他年龄层的人更为严重的原因。
(2)青少年个体心理结构的变化。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青少年的认知结构。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自我意识的增强,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性意向,遇事不想依赖成年人,不想按照父母
2.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因素
(1)家庭原因: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几类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一是自然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所谓家庭自然结构遭到破坏是指:父母死亡、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父母一方或双方被判刑或劳教等等。二是不和睦的家庭。三是教育水平低下的家庭。四是行为不端家庭。
(2)教育原因: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但是现行的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体制存在缺陷;一些学校在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
(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影视书刊充斥市场,极大地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些青少年受此影响产生畸形心理,走上犯罪之路。
注:摘编自陈琛的《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以山东省为例》,2007年山东大学硕士论文;张兴中、赵军的《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摘编:郭开元
责编:陈 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