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儿童在获得零花钱的方式上存在较大群体差异。
1.女性儿童通过劳动获得及父母主动给予的比例更高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在零花钱的获取方式上,呈现出了性别差异,50.0%的女性儿童通过劳动获得零花钱,37.5%在生日或节日时由父母主动给,而男性儿童相应的百分比分别是43.9%和33.2%。
2.直接向父母要和父母定期给零花钱的比例随年龄增长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年龄越大的儿童直接向父母要和父母定期给零花钱的比例更高,年龄越小的儿童中通过奖励获得及生日或节日父母主动给的比例更高。直接向父母要零花钱的百分比在五年级、四年级和三年级少年儿童中分别为15.1%、10.5%和11.0%,五年级比三年级高出4.1个百分点;父母定期给零花钱的百分比在五年级、四年级和三年级儿童中分别是32.4%、24.3%和21.6%,五年级高出三年级10.8个百分点;在三年级的儿童中,“取得好成绩时,父母作为奖励”给零花钱的比例为47.1%,而四年级和五年级相应的百分比分别是42.4%和39.9%,三年级高出五年级7.2个百分点;“生日或节日,父母主动给”的比例三年级为39.5%;四年级和五年级相应百分比分别是34.5%和32.3%,三年级比五年级高7.2个百分点。
3.在获得零花钱的方式上存在地区差异
本次理财教育现状调查涉及的10个城市中,儿童向父母直接要取零花钱的比例在大连、郑州和成都相对较更高,三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16.9%、15.9%和15.5%,在广州和上海相对较更低,二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4.5%和8.4%,最高的大连和最低的广州相差12.4个百分点;生日或节日父母主动给的比例在广州、成都和哈尔滨的比例相对较更高,三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46.7%、45.0%和44.2%,在合肥、西安和石家庄相对较更低,三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26.6%、26.8%和27.4%,最高的广州和最低的合肥20.1个百分点;父母定期给零花钱的比例在西安比其他城市都高,达到了38.8%,比第二位的北京高出10.3个百分点,比最低的哈尔滨高出19.5个百分点;父母以奖励形式给的比例在上海最高,达到了52.0%,比第二位的成都高出2.9个百分点,比最低的石家庄高出19.6百分点;通过劳动获得的比例在合肥和郑州相对较高,二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52.9%和52.0%,在大连和哈尔滨相对较低,二者相应百分比分别是37.5%和39.0%,最高的合肥比最低的大连高出15.4个百分点。
注:摘编自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银行联合进行的“中国城市儿童理财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