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反哺现象对现代父母角色的挑战
“文化反哺”又称为后喻文化,是指在文化变迁时代,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年长一代的过程。这种现象是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代际超越的表现。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变迁,传统的家长角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原本以父母为中心、以成人需要和期望为重点的家庭教育,正在被以子女的发展为中心、以子女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亲子教育所替代。
二、现代父母角色的重构
当今社会,要求父母必须重视角色意识的转变,把握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时代特征,自觉地消除自身存在的落后、消极的亲子观和教育观,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方式,充分地理解并积极地扮演现代父母的角色,实现如下四个转变。
1.从教育者到终身学习角色的转变
进人信息时代,面对文化反哺、代际超越,父母在孩子面前已失去知识权威者的优势,父母与孩子处在信息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不注重继续学习、完善自我,就无法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因此,父母应放下架子,实实在在地向孩子学习,实现由教育子女为主向加强自我教育的转变,与子女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要做到:
(l)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学习动机,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
(2)向孩子学习,建立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型家庭。
(3)勤于反思,善于总结。
2.从管教、控制到支持引导角色的转变
现代父母要由以权威管教为主转向以关注和引导子女发展为主,做子女成长的支持者
(l)理解、尊重。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权利、情感和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判断和个人意愿。
(2)鼓励、赏识。父母师长对孩子的鼓励、理解和欣赏,对于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作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4)当好网络导航员。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还未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父母应当是坚实的舵、鼓风的帆,能引导孩子在信息的海洋里趋利避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从警察、裁判到沟通、协商角色的转变
现代父母要注重实现由一味训斥、谴责到参与交往、相互沟通的转变。
(l)重视沟通互动的价值,保证一定的交流沟通时间,开展有益的家庭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制定家教培养计划,建立互动的亲子交往。
(2)协商是亲子沟通互动的重要方法。父母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做法,提倡协商解决问题。通过协商让孩子掌握自主权,帮助他们建立自尊以减少亲子间的冲突。同时,协商有助于孩子掌握沟通技巧,为他们日后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
(3)扮演好聆听者角色。
4.从单一走向多元角色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变迁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要求父母从单一的教化者角色走向多元化:不仅做学习的促进者,还要做生活的热爱者、良好品质和人格的示范者,成为孩子的朋友、师长和心理健康的引路人,成为学习资源的保障者、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l)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子女发展观、成才观以及教育行为,引导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物质、精神两手抓。家长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爱护孩子,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健康成长。
(3)当好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注:摘编自王丽君撰写的《从文化反哺看现代父母角色的变迁》,原载《河南教育》2005年8—9。
责任编辑: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