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专题研究(1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发表日期:2010-10-24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1.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的优势

1)传统的交流形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是传统家校合作的主要模式。需要家长、老师在指定的时间内参与。任何一方尤其是家长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家校共同促进孩子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目前。家长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得已加大自身的工作强度,出现特殊情况也在所难免。另外由于传统的形式下。占用时间较多,老师为了能够节约时间。一般只会选择“差生”作为家校合作教育的重点,对于优秀的学生或表现一般的学生采取家校合作几乎没有,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立体的沟通模式来实现家校合作。

2)信息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异步、多样化地展现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解决了在传统形式下家长与老师在特定的时间里不能同时出现的矛盾。

2.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宽家长参与的渠道

1E-mail. E-mail的主要功能是纂写、发送、接收邮件.也具有保存重要的邮件地址和过滤非法邮件的功能。学校可以通过E-mail分发部分学校公告到家长信箱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近况和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另外,E-mail技术是一种异步交流技术,互发信件的双方不必在同一时间发送、接收信件,有利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但是,有些家长可能不会按时地检查邮箱。有时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会更换E-mail的服务商,或者由于受到邮箱空间的限制,邮箱空间被充满后邮件将无法顺利的接收。

2QQMSN. QQMSN工具基于网络技术实现了文字、图片乃至音、视频的传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快捷、立体,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网上聊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工具建立家长群,对学校的事务、决策以及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家长形成异地讨论。家长亦可以组建教育孩子的群体分享一些教育的经验。但聊天工具较依赖于同时在线。大多家长不具备这样的账号,使用也不够熟练,图片内容呈现有时会出现问题。

3)博客。博客全名 Web log 即网络日志,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更新即时的特点,让你最快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博客可以实现文字图片的添加与音视频文件的上传,可以全方位地展现班级的文化风貌等公开性的信息。另外,博客从技术层面来讲,它属于“傻瓜”式的技术应用,对中小学教师来讲无疑是最好的工具。但是由于它承载的信息更多的是面向大众,隐私性较差.学生的隐私信息不宜通过博客发布。

4)专业网站。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专门网站是由学校设计、开发、维护,专门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事务、学生教育的网上沟通平台。它克服了E-mailQQMSN、博客等工具的不足,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政策制度,展现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与教育中来。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第一,政策制度。公开学校的政策制度和发展方向,争取得到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并通过BBS的形式广纳家长对学校政策的意见与建议,学校要积极回应来提升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的学习。学校应该通过网站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堂中来。教师通过网站的更新告知家长每个课程目标,发布学生自己的各种作品。让家长了解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为家长提供策略性的信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如何去搜索与课程相关的信息等。

第三,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心理逐渐受到关注,家长在学生某些方面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站非公开地与家长交流,利用传“纸条”、留言等形式告知家长如何进行开导与教育。

尽管专业网站优势明显,但是在开发与维护上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诸多工具中消耗最大的。同时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环境下与家长沟通能力都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家长能否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也是通过专业网站实现家长参与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权衡信息工具的利弊,选择最为适合的与家长进行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注:摘编自黄予、冼伟铨《家校合作与信息技术》,原文发表于《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22期。

摘编、责编: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