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11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新时期青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特点、趋势与源头化解机制探析》,作者:刘建成(沈阳工程学院)
《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作者:何绍辉、黄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购买青少年服务条例>立法研究”课题报告》,作者:华东政法大学“《购买青少年服务条例》,立法研究”课题组
《网络时代青少年双向社会化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刘长城(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隐蔽性学校疏离与我国中学压力和支持系统的关系》,作者:周华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谭伟明(香港中文大学)
《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杭州企业青年住房问题研究》,作者:陆桂英、荣德昱(杭州市团校)
《青年的网络组织化过程及其社会影响——以江苏省为例》,作者:共青团江苏省委课题组(万闻华、沈海斌、张国梁、赖海燕、朱丹)
二等奖:
《“打工子弟城市学习与探索”项目研究》,作者:李萌萌(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
《“闪婚闪离”:打工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婚姻变革——基于多省农村调研的讨论》,作者:王会(华中科技大学)、欧阳静(江西财经大学)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作者:金小红、王艳云、白睿智(华中师范大学)
《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事务管理体制的战略思考》,作者:张华(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青少年在线游戏的社会资本与辅导策略》,作者:黄建豪(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忤逆: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藏角》,作者:葛丽莎、马丽庄(香港中文大学)
《虚拟社会的秩序与管理——从微博谣言说起》,作者:胡献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
三等奖:
《好朋友和父母对儿童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侯佳伟、马丽娅娜(中央财经大学),张银锋(天津社会科学院)
《社会管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生态的营造》,作者:刘丙元(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建议分离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与管教权——以豫南Z村留守儿童监护现象为例》,作者:翁凯一(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
《伦敦骚乱与突发群体事件的难题破解——兼论社会管理创新在观念与政策层面的思考》,作者:苏颂兴(上海社会科学院)
《基于互联网的基督教传播:以大学生为对象》,作者:左鹏(北京科技大学)
《青年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与规范》,作者:胡大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论共青团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案件中的作用》,作者:李卫红、程国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构建青年群众工作长效机制调研报告》,作者:共青团湖南省委课题组
优秀奖: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作者:徐祖荣(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虚拟生活的实证调查研究——以“宅”生活现状为例》,作者:杨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青年工作队伍社会化研究》,作者:赵宗金(中国海洋大学)
《论我国未检制度中的社会力量参与》,作者:韩哲(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赵敖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草根女性志愿组织发展及其作用研究》,作者:朱峰、马立平(河北大学)
《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下的青年动员机制创新——以柳林团支部为例》,作者:赵凌云(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刘云烨(上海边检总站)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社区——四川省社区青少年与社区共青团工作现状调查报告》,作者:管雷、谭毅、张岷、曾礼(四川省团校)
《对青少年网络社区发展趋势和对策的探讨》,作者:李文革(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
《流动儿童社会化:群体社会化理论的视角》,作者:吴志明(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转型与发展》,作者:谭建光、王媛媛、朱莉玲(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城市化背景下青年流动与过疏乡村活力问题调查分析——以辽西北朝阳县S村为例》,作者:李维岳(沈阳工程学院)
《青少年网络行为及其规制研究》,作者: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基层,重点在社区——我在富士康的十天十夜》,作者:管雷(四川省团校)
《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作者:曾萍(共青团江西省委)
《社会管理创新下青年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作者:汪茵、张波、郭彧(浙江省团校)
《社会转型期困境青少年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考》,作者:孙抱弘(上海社会科学院)
《通过预防犯罪实现有效管理——解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作者:姚建龙(华东政法大学)
《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内涵、现状与路径——以上海市长宁区30家社会组织为例》,作者:上海青年研究中心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作者:高云娇、余艳萍(香港城市大学)
《从禁止令看青少年再犯预防机制的完善》,作者:李斌(北京市检察院)
《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与解读》,作者:才立琴(中央财经大学)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作者:刘颖(吉林省团校)
《社会管理缺失对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作者:李明(开封大学)
《新时期青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探》,作者:张勇、王嫚(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
《我国青年研究类学术期刊发展的量化分析》,作者:方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王桂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