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运动”成功举办

发表日期:2023-12-07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一分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运动成功举办

 

 

20231123日,在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一分论坛上,一场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运动的研讨火热开展。中央团校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胡献忠、副馆长周红联合主持,13专家学者先后出场,发言、点评、提问、答疑,环环相扣,运用多元的视角、翔实的史料,深入交流,分享真知灼见,既有宏大叙事,也有微观扫描,关注领域和研究方向契合学术前沿。 

研讨聚焦之一:现代化视野下青年运动研究的原则和路径

中央团校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教授胡献忠认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青年运动的新命题,在概念、史料、理论、方法等基本问题上下大功夫。他特别强调必须厘清青年运动概念的宏观、中观、微观之别,充分占有档案资料,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不断把青年运动研究推向深入。中央团校讲师匡颖晨、何悦驰分别就口述史的运用、青运史料的搜集等角度发表了独到见解。

研讨聚焦之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振国从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深厚的文化传承、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三条脉络,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成背后的历史土壤、历史基因、历史自信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浙江省团校助理研究员胡仲恺则从人物视角,挖掘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现代化思想。

研讨聚焦之三:中共领导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在场”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冯殿华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阐发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的双向互动关系。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教授马宁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不断演进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贵州大学讲师焦敬超则对党推动地方青年运动进行了深入考察。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朱尉考察了党在革命时期先塑造青年的政党认同,再唤醒青年的阶级意识,继而动员青年参与革命的新路径。中央团校讲师蒋国栋对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动员方式展开论述。

研讨聚焦之四:在细节中发现历史

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刘丽对青年政治参与进行跨时空维度的综合性分析,充分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青年的跨层级组织机制。东华大学讲师任园对五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到民间去进行了深入比较,升华了这一时期党领导青年运动向农村转向的深远影响。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马育金博士则从潘晓讨论切入,论述了文化对于聚合青年主体共识和认知的重要性。

 

 

读者读过此文章